奇幻小说 其他类型 刘琴刘勇重回儿子结婚当天,我当场搅黄婚事小说
刘琴刘勇重回儿子结婚当天,我当场搅黄婚事小说 连载
继续阅读
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

本书作者

真威武

    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琴刘勇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刘琴刘勇重回儿子结婚当天,我当场搅黄婚事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真威武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林小玉发现妈在看她的脚,不好意思地把脚指头缩了回去。这个举动,让李老太心里一酸。“鞋不合脚,都顶破了怎么也不跟妈说。”林小玉小声说:“我说过的。”一个月前她就说过自己的鞋破了,妈说她知道了,过了几天去商店买了鞋回来,她以为是她的,兴冲冲的想拆开,妈还板着脸说:“别动,那是你二哥的。”还是买给二哥结婚穿的皮鞋。她心里生气,觉得妈心里只有两个哥哥没有她,她都说过自己鞋不合脚破了,妈却只记得给二哥买鞋,不记得给她买。为了赌气,她也没再提买鞋的事,就看妈什么时候发现该给她买鞋了。李老太:“……”公交车来了,李老太牵着林小玉的手上了车,买了两张到国营商店站的票。林小玉见她妈不是要回家,而是要去国营商店,心里就想,会不会是想带她去买鞋。就开口试...

章节试读


林小玉发现妈在看她的脚,不好意思地把脚指头缩了回去。

这个举动,让李老太心里一酸。

“鞋不合脚,都顶破了怎么也不跟妈说。”

林小玉小声说:“我说过的。”

一个月前她就说过自己的鞋破了,妈说她知道了,过了几天去商店买了鞋回来,她以为是她的,兴冲冲的想拆开,妈还板着脸说:“别动,那是你二哥的。”

还是买给二哥结婚穿的皮鞋。

她心里生气,觉得妈心里只有两个哥哥没有她,她都说过自己鞋不合脚破了,妈却只记得给二哥买鞋,不记得给她买。

为了赌气,她也没再提买鞋的事,就看妈什么时候发现该给她买鞋了。

李老太:“……”

公交车来了,李老太牵着林小玉的手上了车,买了两张到国营商店站的票。

林小玉见她妈不是要回家,而是要去国营商店,心里就想,会不会是想带她去买鞋。

就开口试探,“妈,咱们不回家吗?”

李老太:“不回家,先去国营商店给你买双鞋。”

……

捧着鞋子走进大院的时候,林小玉脸上的笑都还没下去。

看到女儿高兴成这样,李老太是又高兴又觉得心酸。

“书萍回来了 ,身体没啥大问题吧。”王大妈瞧见母女二人回来了,就走了过来关切询问。

李老太摇头,“没啥大问题,就是气狠了血压升高啥的,医生让输了水观察了一晚上就回来了。”

“你昨天被送医院去了是不知道,你家老林给刘琴姐弟包足了红包,又赔了不是,哄着把刘琴迎进了门。”

李老太冷笑,“能想到。”

“你家大儿媳妇因为你家老二媳妇儿的彩礼和下车红包,比她多,带着孩子回娘家了,你大儿也跟着一起去了。”在院子里洗衣台前洗衣服的赵大妈,看见李老太也擦着手上的水,走过来说。

“看她那样子,你们老两口要是不把彩礼和下车钱补上,她是不会回来。”

李老太冷哼,“不回来就不回来,我反正是不会去请的。”

赵大妈诧异地看着她,“你现在倒是硬气了,以前只要你大儿媳生气,带着孩子回娘家,国栋不去请,那回不是你提着东西去请的。”

她们这大院子里,也就李老太这个婆婆,当得这么窝囊。

其他的,那个不是把儿媳妇收拾的服服帖帖的。

李老太叹气,“我以前想着是家和万事兴,只要这一家子和和睦睦,孩子们能好,我这个当妈的受点委屈,吃点苦也没啥。可我付出了这么多,除了小玉这姑娘,他们那个在意过我?”

二人点头,确实,昨天她都那样了,天黑都没从医院回来,林建设他们也没想着去医院看看情况。

李老太:“我算是看明白了,这人哪,你越对人家好,人家还觉得你是应该的,觉得你贱,我以后是不会再犯贱了。”

王大妈点着头说:“就是该这样。”

“哟,国栋妈回来了。”李老太最讨厌的赖老太出来倒水,看见李老太,就尖着嗓子喊。

“国栋妈不是我说你,昨天那大喜的日子,你真不该闹成那样。人家就似乎闹闹喜婆婆热闹一下而已,你就算不高兴也该忍忍嘛。闹那么一场,得罪了新媳妇儿,又惹了儿子记恨,还伤了你和老林的夫妻情分。到最后,还是贴了那么多红包钱,把人娶进了门,真的是不值当。”

这赖老太六十六岁了,算是这院儿里年纪比较大的老太太, 为人小气爱占便宜,更爱倚老卖老,摆起长辈的架子说教。

李老太翻了个白眼,没搭理她,关她屁事。

“我先回了。”李老太跟王大妈她们说了一句,直接回家了。

赖老太见李老太无视她,还生气了,指着李老太的背影冲王大妈她们说:“你们看看,我是为了她好,劝她几句,她还不搭理人。”

王大妈和赵大妈对视一眼,翻了个白眼,也转身回家了。

赖老太:“……”

李老太走进家门,就看到了坐在凉椅上看报纸的林老头。

“爸。”林小玉喊了一声。

林永年冷哼一声,没有应。

林小玉吐吐舌头,抱着新鞋走到墙角自己的床边,把鞋放在了床脚。

林家的房子是两室一厅的格局,原本是林永年两口子一间,林国栋两兄弟一间,林小玉睡客厅。

后来林国栋娶了媳妇,林建设下了乡,就林国栋两口子一间,林小玉依旧睡客厅。

等到林建设回来了,就把客厅的小床换成了上下铺,林小玉睡下铺能拉帘子,林建设睡上铺。

等到林建设要结婚了,老两口就把他们的卧室让了出来,在客厅隔了个隔间,林小玉依旧睡客厅。

李老太看都没看林永年,径直走进从堂屋里隔出的小卧室,弯腰在床底摸了个盒子出来。

打开盒子,原本还有一千块钱的盒子里,就只剩八百多了。

她把盒子里的钱,全部拿了出来,用手绢包着,打开衣柜塞进了自己冬天才穿的线裤口袋里。

免得林永年那老不死的,拿给老大媳妇儿。

林永年早就听见赵大妈她们喊书萍的声音了,故意拿了张旧报纸来看,等着老太婆进屋了后主动跟他说话,她要是态度好,自己就不跟她计较昨天的事了,没想到她就这么进屋了。

林永年气得放下了手里的报纸,她昨天闹成那个样子,让他们一家人丢了脸,被人看笑话,还把他脸抓得见不了人,她还不理上人了。

林小玉看她爸生气了,也不敢说话,默默收拾家里。

李老太换了一身衣服出来,就看到女儿在默默收拾,这个家,除了她和小玉就没人会主动收拾。

就算家里这么多人,也都闲着,也要留着她给小玉收拾,李老太忽然觉得, 自己把女儿教得太懂事了。

这样懂事的小玉,就是下一个自己。

说小玉是下一个自己也没错,因为上辈子,小玉嫁错了人后,也是一样为了家庭和孩子吃苦受累,嫁了个那样没出息的男人也没离开,四十岁就把自己熬成了那副样子。

想起小玉上辈子的样子,李老太就心疼啊。

“收拾啥呢,这家里是没人了吗?用得着你一个孩子收拾。马上高二了,还不知道抓点紧看书学习,看书去。”李老太推了林小玉一把。

上辈子她记得小玉高一和高二的成绩都挺好的,不知道为什么,上了高三成绩就下降了。

高三下学期更是逃起了学,跟张铁军耍起了朋友,不顾他们的反对,要死要活的跟张铁军结了婚,开启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。

这辈子,她一定要抓小玉的学习,更要防着她跟张铁军那个混蛋再谈上恋爱。

这八几年的大学生, 还是很吃香的,大多读出来都是端铁饭碗的,要是小玉也能考上大学,她以后的人生会轻松很多。


李老太原本觉得老天爷让她重回一回,是让她好好教训这几个不孝子的,可是她发现她想错了,老天爷让她回到过去重活一次,应该是让她过出跟上辈子不一样的人生的。

能重活一世,多么不容易,她应该珍惜,余下的半辈子都为自己而活。

为什么把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林家这几爷子身上?

“李书萍你够了!”林永年沉着脸呵斥,他都道歉了,她还要闹,看来是他这些年对她太好了。

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,这句话到什么时候都没错!

林永年:“我难道对你还不够好吗?我能挣钱,工资全部交给你管,也没有在外头搞东搞西,下班就回家,这些年也没怎么打你,天底下像我这样的男人又有几个?”

“我看我就是对你太好!你才有胆子为这点小事跟我闹。”林永年阴沉着脸说。

老刘:“老林可别说的全天下就你最好一样,我也工资上交,我还从没打过我媳妇呢。”

赵大妈:“人老刘老林你强多了,翠芳来小日子他还跟翠芳煮红糖鸡蛋呢。。”

老刘:“……”

院儿里的人,一直拿这事儿笑话他,但他觉得给自己媳妇儿煮红糖鸡蛋没啥丢人的,人不对自己的媳妇儿好,对谁好?

李老太冷嘲道:“工资交给老婆管,不在外头搞二搞三,这难道不是作为一个男人的基本要求?你只是做了个男人而已,有几年没打我了,这就叫对我好了!我怎么就这么贱呢!”

李老太的话,让不少女同志都听沉默了。

是啊,这都是最基本的啊,可是就像老林这样能做到最基本要求,还打老婆的都还能标榜自己是好男人,觉得女人嫁给他这样的男人,都是烧高香了。

但不得不承认的是,老林跟好多男人比起来,真的是那都是算好的。

“你想干嘛?你到底想干嘛!”林永年跺着脚大喊,快要被她气死了。

李老太看着他态度坚决地道:“离婚,我要跟你离婚!”

她做不到再委屈求全,像老妈子一样伺候人,也不想再把好不容易得来的重活一世的时间,都浪费在这个吸干了她的血肉,却还觉得她做得不够好的家里。

这个婚必须离!

李老太的话宛如平地一阵惊雷,震得众人目瞪口呆,鸦雀无声。

虽然现在是新社会了,离婚这种事还是比较惊世骇俗的,即便是夫妻吵架打架搞得再凶,也不会口不择言地说出离婚两个字。

这两个字从都快李老太嘴里冒出来,无疑是石破天惊。

林建设和刘琴从外头回来,走进院子就看到邻居们都聚在自家门口,便想肯定是他妈回来又跟他爸闹起来了。

林建设松开刘琴的先一步挤到门口 ,就听见了他妈说要跟他爸离婚。

他先是一怔,随即便觉得他妈这准是为昨天他爸打了她,了让他爸先低头,吓唬他爸的,不可能真跟他爸离。

像他爸工资这么高的老头,离了可不好找。

“你、你说什么?”林永年有些结巴,垂在身侧的手在颤抖。

听到李老太要离婚,他慌了一瞬,接着便是想要捶死她的愤怒!

李老太站起来,擦了擦脸上的眼泪,“我说我要离婚,我李书萍要跟你林永年离婚!家里的存款我们一人一半,老大老二都归你,小玉归我。”

小玉她是必须要带走的,要是自己走了,把小玉一个人留在林家,那她就是林家的下一个老妈子。

听到李老太说不要他和大哥,只要小玉,林建设心里不舒服极了。

林小玉倒是十分意外,没想到在妈的心里自己竟然这么重要,连哥哥们都不要,就要她一个。

“这又是咋了?”刘琴走过上前问。

有那好事的邻居扭头冲她说:“刘琴呀,你这刚嫁进门,你婆婆就要跟你公公离婚了。”

离婚?真的假的?老太婆吓唬人的吧?

刘琴皱着眉,斜了那好事的邻居一眼,搞的好像老太婆要离婚,是因她而起一样,她可不背着这口锅。

她和建设才是真的差点被她毁掉婚礼,被搅合散呢。

“说我媳妇儿干嘛?是我妈自己作,跟我媳妇儿可没有没关系。”林建设一把搂住刘琴的肩膀,霸气护妻。

“书萍,这离婚可不能瞎说啊。”赵大妈出声劝道,这女人离了婚走出去都要被人戳脊梁骨啊。

“就是,吵归吵闹归闹,这离婚可不能随便提。”王老太也拍着李老太的肩膀说。

李老太知道她们是为自己好,“我没有瞎说,我是认真的。我要离婚,我要过我自己的日子,不伺候他老林家的爷们儿,不当他们的老妈子了。”

她这严肃的表情,倒是把赵大妈和王大妈给整懵了,她还真是认真的呀。

林建设冲他爸喊:“爸,我妈就是吓唬你呢,你要真同意了,她立马就怕了。我妈一个工作都没有的中老年妇女,离了你还有谁要她?”

李老太眼神冷厉地瞪着林建设,后者摸了摸鼻子,“妈,你也别瞪我,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,你得准许人说实话。”

郭小春她妈也开口劝道:“小玉妈别闹了,收拾收拾,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吧。你这日子,比好多人都好多了,你可别不会过好日子。”

“是啊,老林是说错了话,但你也不至于闹到离婚这一步,真离了婚难过的还是你。”

“就是……”

林永年觉得儿子说得对,这个老太婆就是吓唬他呢。

见邻居们都劝起老太婆,跟她说离婚难过的是她,就越发觉这老太婆不可能跟自己离,决定好好治治她,让她以后不敢再动不动就闹,搞的家宅不宁。

“行,离,现在就去民政局离。”林永年背着手大声道。

李老太:“你说的。”

“我说的!”林永年超大声。

李老太:“谁不离谁是狗娘养的。”

“谁、谁不离谁是狗娘养的。”林永年闭着眼睛重复,他可不能输了气势,让人看笑话。

“走,去屋里拿证件,去民政局。”李老太拉着林永年的手,就去里屋拿户口本和证件,生怕他反悔。

这死老太婆还挺能撑,他看她能撑到什么时候。


八十年代初期,城里的住房依旧非常紧张。

李老太要租房,是需要户口本的,但她的户口又跟林永年在一起,林家是有住房的,就不符合当下的租房条件了。

“那我跟他已经离婚了呀,这离婚了就是两家人了,我总不能离婚了还跟他住一起吧。”

办事员看了她一眼,耐心解释道:“像你们这种情况,那你就要把你和你女儿的户口,从你前夫家分出来。”

“那要去哪里办?”

“去公安局办,和你男人拿着户口本一起去。”

“好,谢谢你啊同志。”

李老太走了,办事员扭头冲旁边的同事说:“这大妈一大把年纪了还把婚离了。”

“哎,说实话,要不是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下去了,谁会离婚呀。”

“也是……”

李老太又匆匆忙忙地回了家,叫上林永年一起去公安局分户。

林永年不太想去,但又不想李老太觉得他不想去,是舍不得跟她分成两家人,心里堵着一口气的他还是跟着一起去了。

到了公安局两人在管理户籍的户籍部门,拿着离婚证还有盖过章的离婚协议,把户口分了。

原本的户口本作废,两人都拥有了新的户口本,林永年的户口本少了两页,李老太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户口本,而且还成为了户主。

李老太看着自己首页上面的户主两个字,非常满意,她现在不是一家之煮了,而是一家之主!

四十五岁正是闯的年纪,她要努力,要拼搏,要挣钱,带着小玉过上好日子。

一天之内,一起过了二十多年的夫妻,不但把婚离了,户口也分了。

跟李老太的高兴比起来,林永年就显得有些丧气。

李老太把新鲜出炉的户口本跟离婚证放在一起,昂首挺胸地走了出去,林永年丧眉耷眼地走在后头。

小赵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,跟身边的同事说:“这老两口可真是有意思,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离婚来分户口,那大妈瞧着还挺高兴。”

“说谁呢?”一个低沉浑厚的男声响起。

小赵一扭头,立刻站了起来,“顾队!顾队,我不是说你,我是说那一对老夫妻。”

小赵指着停下脚步站在外头抬头看太阳的李老太说。

顾队也是离了婚的,前年离的,离婚的时候年纪也四十多了。

作为他们公安局唯一一个离过婚的人,他自然没少被局里的人议论。

小赵就怕顾队误会他们是在背后嚼他的舌根,所以反应有点激动。

顾振远顺着小赵手指的方向看去,只见一个穿着蓝布衣裳,留着胡兰头,的中年妇女,仰着头用手挡着太阳光,看着天,嘴角噙着笑,仿佛是在迎接新生一般。

下午的阳光照在她身上,将她笼罩在淡金色的光圈里,她整个人也好似在发光。

顾振远不由多看了两眼,收回视线看着小赵开玩笑,“这么紧张,背地里没少议论我吧。”

“没有,没有。”小赵连连摆手。

“好了,帮我查个人。”顾振远把要查的嫌疑犯的信息丢在小赵面前,再抬头,那个看天的女同志已经走了。

李老太没有跟林永年一起回家,而是趁还没下班,又去了房管所。

“现在城里住房紧张,能租的房子不多,目前就只有一套一居室的房子可以租,就在梨花巷的23号院,还是前天才空出来的。”

上一个租住的人退休了,就回乡下生活了。

梨花巷23号院李书萍是知道的,她现在和林永年住的就是梨花巷18号院。

23号院不像18号院住的都是钢铁厂的职工,住的人比较杂也比较乱,路过的时候总能听见有人吵架。

因为房子小租金也不贵,两块五一个月。

李老太交了三个月的租金,拿着钥匙就回家了,路过23号院的时候,还进去看了看。

刚进去就听见有人在骂,“那个背时砍脑壳的偷了我的新买的鞋子,有娘生无娘教的东西,全家死绝狗杂种……”

再走进去一点,就看见一个看起来比较壮的中年妇女,叉着腰站在院子中间骂得唾沫横飞。

其他人笑倚着门框看戏。

“春宝妈,你都骂一个小时了,歇歇吧。”一个在家门口纳着鞋底头发花白的大娘出声劝道。

春宝妈喘了几口气,正要张口,一扭头看到李老太,就问:“你找谁?”

李老太正想着这个大院治安不好,还有偷儿,骂人的妇女就扭头过来,皱着眉问她了。

李老太怔了一下,掏出兜里的钥匙晃了晃,“我是五号房的新租客。”

“杨家住的房子这么快就被人租了?”

“啧,我还想着让我娘家妹妹来租呢。”刘明香一脸不高兴地瞪着李老太,仿佛她抢了自己的东西。

“我咋瞅着姑娘你有些眼熟呀。”大娘虚起眼睛看着李老太说。

李老太没想到自己这么大岁数了,还会被人叫姑娘。

不过对方看起来有七十多了,自己现在也是四十五岁,她老人家叫自己一声姑娘也没毛病。

“我是住18号院的,都在一条胡同里住着,你老人家觉得眼熟也正常。”

“18号院,不是钢铁厂的职工家属院吗?你咋租我们这儿来了?”春宝妈问。

18号院可比她们这大杂院好多了,还有偷儿。

李老太笑了笑没回答,而是反问:“五号房是哪一间?”

春宝娘往右边一指,“最边上那一间。”

李老太道了谢,就径直朝五号房走出,五号房是最角落的一间,没靠着邻居的那一边,用红砖搭了一个小厨房,厨房是锁着的。

李老太用钥匙打开五号房的大门,推开门进去,是一个三十多平的大开间,房间里空无一物,因为上一户搬走没多久,灰尘并不大,打扫一下卫生,添置些家具就可以直接住人了。

房间里没有开直通厨房的门,要从外面进。

李老太打开厨房的门进去看了看,厨房里是拉了电灯的,靠墙砌了一个碗柜和案台,门边有个水龙头,就什么都没了。

住进来要添置的东西可不少。


“顾队,这饺子可真好吃。”小刘两眼放光地用筷子指着碗里的饺子说。

顾振远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,蘸了醋,送进嘴里,眼底闪过一抹惊艳之色。

他们全家都爱吃饺子,家里照顾父母的保姆饺子也包得好,但跟眼前的比起来还有差距。

小刘:“这样的饺子才是该花钱买的饺子嘛。”

国营饭店的猪肉饺子都不如这个,他以前花钱吃的都是啥饺子呀。

顾振远没有说话,只是赞同的点了点头,他家教极好,一向都是食不言寝不语,不少人都觉得他这个人古板无趣。

十八个饺子吃完,顾振远和小刘都饱了。

顾振远付了六毛钱,小刘摸着肚子说:“李书萍同志你这饺子真实在,我是一碗就饱了,不像国营饭店的,吃一碗还不够,要吃两碗。”

一个食客吐槽起国营饭店来,“国营饭店现在越做越假了,皮厚馅儿少,味道还不行,还真赢不得这路边摊呢。”

李书萍扯了扯嘴角,“喜欢吃以后常来。”

顾振远:“你晚市还在这里摆吗?”

“摆的。”李书萍点头。

心道:他这么问,是晚上还要来。

中午巷子口来往的人不多,但李书萍也靠着酒香不怕巷子深,陆陆续续也卖出去了十八碗,收入五块多钱。

李书萍高兴地数着手里的毛票,觉得这个摆摊的生意很有搞头,就卖出去这十八碗,她的食材成本不但回来了,还有赚的呢。

周翠兰看着她手里的一把钱,羡慕地说:“还是你卖饺子赚得多些。”

“我这个麻烦些呀,你瞅我这些家伙事儿,搬来搬去的都费不少功夫呢。”李书萍说着把钱揣进了衣服兜里。

周翠兰点点头,确实,不像她卖茶叶蛋,只需要晚上把鸡蛋洗出来,放锅里小火煮着,第二天早上有一个背篓背到巷子口卖就行了。

李书萍卖饺子,东西一大堆,还得和面拌馅儿擀面皮儿,确实比她这个麻烦多了。

一点半一过,基本上就没人会来吃饺子了,李书萍也没回去,就坐在凳子上包饺子。

中午人少都卖出去了十几碗,晚上 上班儿的人下班儿,人应该会更多一些。

她一边包饺子,一边和周翠兰唠嗑,倒也不觉得时间难熬。

下午五点,林国栋去托儿所接上了儿子俊俊,跟他爸林永年在厂门口汇合一起回家。

快走到巷子口时,就看到前面围了好多人。

“干什么呢,这么热闹?”林永年伸长了脖子。

人群中的马工,看到林永年爷孙三人,便笑着招手,“老林,快过来,你前妻在这里摆摊卖饺子呢。”

什么!

林永年和林国栋父子俩瞳孔地震,李书萍/妈在巷子口摆摊卖饺子!

马工见他爷俩不动,又招手,“你们快过来呀。”

围在摊子前的人,一听他们之中有人是老板娘的前夫,就扭头看了过来。

这年头离婚可是新鲜事儿。

林永年和林国栋只觉得一股热气全冲上了脸,抱着孩子,低着头快速通过。

丢死人了,丢死人了,李书萍/妈怎么还在巷子口摆起摊儿来了,这让街坊四邻和厂里的同事怎么看他们家!

李书萍也听见人喊了,不过她可没空管,她下饺子还下不过来呢。

不出她所料,一到下班的点儿,这来来往往的人多了起来,她的生意也好了。

先是23号院儿一个吃过她包的饺子开的头,然后在老邻居的推荐下,吃饺子的人就多起来了。


林小玉用力点头,亲昵的把头靠在了李书萍肩膀上,撒着娇说:“妈妈你真好。”

她要找个机会跟张铁军说出,让他别再缠着她了,她是不可能喜欢他的。

送走张可馨的家人,顾振远正要往回走,就看见小刘从车上拿了个篮子下来,里面还装着很多菜。

“这哪儿来的?”

小刘:“这个是李书萍同志的,落警车上了。”

“李书萍。”顾振远想起她说她是去河边挖荠菜来着,还想包荠菜鸡蛋馅儿的饺子。

“留过她的地址吗?”

小刘点头,“留了,好像是梨花巷23号院。”

才问了没多久,所以小刘记得。

“给我吧。”顾振远伸出手,“我家离梨花巷不远,回家的时候给她送过去。”

小刘把篮子递了过去。

李书萍挽着女儿的手,走进23号院。

“今天晚上妈跟你做锅包肉吃。”

刘明香和大院里的几个女人,凑在一起说闲话,有人看到李书萍母女回来了,就给她使眼色。

毫无疑问,她们是在说李书萍的闲话。

刘明香打听到李书萍从钢铁厂家属院,搬到她们院子里的原因,就叫上院儿里的几个长舌妇,聚在一起说。

刘明香见了,就拔高音量,阴阳怪气地说:“那个正经的好女人会离婚?跟这种离婚抛夫弃子的女人住在同一个院子里,我都觉得丢人,以后怕是要带坏我们23号院的风气。”

林小玉听见人这么说她妈,皱着眉就要上前去跟人吵架。

李书萍拉住她,冲女儿摇摇头,示意她自己来。

“哟,觉得跟我这种离了婚的女人住一个院子里丢人,你就搬出去呀。还我会带坏23号院的风气,这23号院有过好风气吗?”

“……”

众人无言,好风气这种东西,她们23号确实是没有过。

不但没有,她们23号院都快成梨花巷的毒瘤了。

“……”刘明香一噎,“ 我凭啥要搬出去,要搬也是你搬。”

李书萍就摊手笑,“我跟你住在一起我又不嫌丢人,我为啥要搬?”

刘明香才嘲笑道:“我可没在儿子的婚礼上闹,也没在儿子婚礼上被自己男人打,更没抛夫弃子离婚,我又不像你这么丢人,你嫌得着我吗?”

李书萍也不生气,挺直腰板道:“我是在我儿子婚礼上闹了,我闹那是因为新娘子的弟弟,故意闹我这个喜婆婆羞辱我。我感受到了羞辱,我为自己出头,打了那小瘪三,这算什么丢人?那被人羞辱了,都不敢为自己出头,还要跟对方赔笑脸,那才叫丢人呢!”

顾振远把警车停在了巷子口,提着篮子刚走进23号院的大门,就听见了李书萍的声音,不由地放慢了脚步。

23号院的长舌妇们: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哦。

李书萍接着道:“我是在我儿子婚礼上被我男人打了,但那并不是因为我错了,是那个老不死的是非不分。当然老娘我也打回去了,没让那死老头讨到好。”

“书萍,打自己男人,你还光荣上了呀。”坐在一旁纳鞋底的袁大娘也不装了, 出声讥讽道,“像你这样的,要是搁旧社会,都要被婆家休了的。”

“所以我感谢新社会,感谢新中国,让我们妇女同志站起来了。”李书萍说得激情澎湃,“让我能把是非不分,只知道委屈自己婆娘,打自己婆娘的烂男人离了。”

袁大娘眼角疯狂抽搐,她这不单单是打男人光荣上了,她离婚也光荣上了。

刘明香像看神经病一样看着李书萍,“呵呵,离个婚你还挺光荣。”